求职应聘,警惕这十大“陷阱”

梨小编 2024年06月24日 生活分享 80 0

  境外高薪诱骗,收费“内推”、保offer,“猫腻合同”……

  求职应聘,警惕这十大“陷阱”

求职应聘,警惕这十大“陷阱”

  又到一年毕业季,毕业生即将走出校门迈向社会。大家在努力求职的同时,要避开套路和骗局。近期,人社部梳理了十类常见的求职陷阱,并发布防范提示。

  境外高薪诱骗陷阱。现在很多骗子把违法犯罪活动包装成境外“高薪”工作,引诱求职者上钩后,可能会将其拐骗到境外从事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

  防范提示:看到这种境外高薪诱惑,一定要查经营公司是否具备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以及行业平均薪资水平,如果高出很多就要考虑是否有陷阱。

  传销陷阱。基本以轻松赚大钱、无需面试直接上岗为噱头。传销面试或工作地点比较偏僻且转换频繁,业务不能清晰说明。

  防范提示:毕业生务必清楚传销属于违法行为,对发展下线的宣传,要保持头脑高度清醒。如果不慎进入传销,第一时间脱身报警。

  黑中介陷阱。典型特征是没有人力资源服务许可等资质,以冒充或伪造相关资质骗取毕业生信息,收取报名费、服装费、体检费等费用。入职时,编造各种理由拒绝上岗或中途辞退。

  防范提示:应当优先选择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正规市场中介机构,与市场中介机构签订协议时,不要轻信其口头承诺,一定要看清签约的内容,不要盲目签字。

  “刷单诈骗”陷阱。一些诈骗分子打着高薪兼职、点击鼠标就赚钱、刷单返现等幌子进行诈骗。其特点是门槛较低,号称轻松兼职、薪酬丰厚。

  防范提示:应了解岗位的市场薪资水平,注意个人信息安全,不要随意打开陌生网址链接。

  “内推”陷阱。个别中介机构或个人以帮助求职者推荐进知名企业,优先录取等名义收取高额费用。

  防范提示:收费“内推”、保offer等多属虚假宣传,求职者不可抱着“走捷径”“靠关系”等心态轻信骗子的话术。

  “培训贷”陷阱。个别中介机构或用人单位以高薪就业为诱饵,承诺培训后包就业,但须支付培训费用。培训结束后,往往难以兑现承诺,毕业生可能会面临身负高额借贷或投入高价培训费用,又没能就业的不利局面。

  防范提示:毕业生要增强辨别意识,慎重签署贷款协议或含有贷款内容的培训协议,注意保留相关材料。一旦发现被骗,立即向有关部门报案。

  “猫腻合同”陷阱。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个别用人单位为降低用人成本、规避用工责任而侵犯毕业生合法权益。有的仅签订《就业协议书》,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有的合同内容简单,缺少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工资等具体内容;有的以少缴税款为由,准备两份不同薪资的“阴阳合同”。

  防范提示:法律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双方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前,要注意是否具备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必备条款,不可草率签订。

  “假试用”陷阱。有的用人单位超过法定上限约定长时间试用期,或重复约定试用期。有的用人单位以试用期为由,支付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不缴纳社会保险。还有的用人单位为降低用人成本,大量招聘毕业生,试用期约定较低的工资,等试用期结束后,便以各种理由解聘,“假试用,真使用”。

  防范提示:试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期间,应缴纳社保,工资水平不低于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扣证件”陷阱。有些用人单位或中介机构借保管或经办社会保险、申办工资卡等名义,扣押求职者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等证件。这种情况非常危险,可能会做不法行为或开银行卡等。

  防范提示:求职者不要将证件原件交付他人,如有需要,仅出示即可。需要提供证件复印或影印件的,要注明具体用途。

  虚假信息陷阱。有的用人单位为了增加对毕业生的吸引力,故意夸大单位规模、业绩、发展前景、工资和福利等。

  防范提示:求职时要详细询问岗位信息、工作内容,避免入职后发现实际工作与预期有出入,浪费时间和精力。

  人社部提醒广大求职者,通过合法的、正当的、信誉好的信息渠道了解招聘信息。应聘时,要保护好个人信息,接到招聘邀约后,及时上网核实相关信息。一旦遭遇上述求职陷阱,或恶意解约等情况,请拨打12333电话或前往人社部门投诉举报。如果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伤害,请立即报警。(记者 李丹青)

[ 责编:袁晴 ]

地下盐穴化身“能源仓库”

  张波正进行瓷砖铺贴工作

  对着水平仪投影在墙上的准线,小心把砖放上,反复磨平毫厘间的误差。瓦工张波额头上渗出汗水,眉宇间透着专注和较真,动作行云流水,凭着精准的手感正为一个新家砌起方寸之间的幸福。

有她一直陪身边,我就觉得挺幸福的

  “我老婆和我是一对老搭档了。”38岁的张波和妻子都在成都圣都整装工作,每天清晨,天还没亮,张波便和妻子开始忙碌着准备早饭和中午吃的饭菜。

  张波和妻子早起忙碌

  早饭后赶到工地,水平妻子负责搅拌水泥,张波则开始找水平、排版、打磨墙面、铺贴等一系列工序,两人配合的十分默契。“在工作方面,比如我需要什么,我甚至不用说,两个人互相看一下就能明白。”张波笑着说。

  一直忙活到中午,妻子便拿出准备好的炒菜,再用自带的电饭锅煮好饭,两人边吃边聊,时不时为对方擦拭汗水亦或是夹些菜。张波和妻子白手起家,两人虽然在工作上一起搭档,但真正属于二人的时间并不多。

  中午两人在工地吃饭

  “我干这行15年了,对父母和孩子欠缺陪伴,这对我来说真的很遗憾,但老婆一直陪在我身边,我觉得还是挺幸福的。”张波说着,眼中流露出无法掩饰的爱意。

世上没有100%的事,但我会尽全力做到99%

  一块750*1500的标准瓷砖重量大概在24-32公斤之间,不同装修公司通常会有不同标准的砖体,但总体而言,砖质量越好、密度越大,同体积的砖就会更重。要拿起又放下一块块这样的砖,从客厅到厨房、卫生间,一平平的铺几十到一百多平,在工地上时而蹲下时而站起好几个小时,首先需要有把子力气和能吃苦的劲儿。

  遇上极端天气时,瓦工更是需要毅力。“公司会准备一个小包,里面有水、工作服还有一些应急药物,风扇因为每天要去不同的工地,就只能自己带了,要是天太冷只能尽量穿的厚一些。”

  但这并非全部,技巧和耐心才是这个职业的重中之重。贴砖看似简单,可一旦贴歪、贴斜导致验收不合格,就需要推倒重做。

  另外,在涂砖的时候由于砂浆下流,可能会产生空鼓问题。“行业要求的空鼓率是5%以下,可我对自己的要求是1%以下,世上没有100%的事,但我自己会尽全力做到99%。”

  张波能坚持下来并爱上这份工作,与他爱钻研、爱学习的习惯密不可分。“我们也有好胜心的,不想被人说活干得不好。我宁可多花些时间去学习,去研究怎么摆、怎么铺也想要让客户满意。”张波喜欢和工友、和老师傅探讨技艺、交流经验。

  张波正与同事交流工作

  最近几年,许多客户开始拿着小红书里的装修图来让张波照着图里的样子弄,敏锐的张波便也开始刷起了抖音和小红书,去了解目前年轻人的想法和喜好。

为了让客户满意,也为了让家人生活的更好

  在建筑装饰行业,砌墙、抹灰、铺砖等工序,对技艺要求高,因此熟练工往往比较“吃香”。可由于这份工作的“脏”和“累”,能接受的人少。

  大多数瓦工、漆工这样的装修工都是70后和80后,90后大多都去做设计师,00后则几乎没有,这使得这类工种陷入了“高薪”与“缺工”并存的现象,互联网上相关话题一直络绎不绝。

  张波:“这里收入还是不错的,但干我们这一行大多都是四五十岁的人,之前带的两个徒弟后来都去了深圳的工厂,很难看到有年轻人做这一行。”像张波这样入行久的瓦工,每天能有六七百块,但很多人吃不了这个苦。

  “我们工作的时间和客户在家的时间刚好是错开的,所以基本不会和业主有全程的接触。”虽然如此,张波依然对这份职业有着极强的责任心。

  “我觉得匠心就是坚守,就是为了让客户满意,为了让家人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他这样说。

  张波已经有了两个孩子,老大刚好是15岁,和他的工龄一样长。老二是个女孩,现在上小学一年级,喜欢画画和跳舞,想报兴趣班学习。“我们作为父母辛苦一点无所谓,但不能亏待了孩子......我想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让他们学会去努力、乐观的生活。”

  在张波的眼里,这份平凡工作的成就与家人的幸福是直接相关的,对客户的负责其实也就是对自己工作和家人幸福的担当,在为客户的新家砌起新居的同时,张波也在砌起自己和家人的幸福。

  匠心并不止是对工作的热爱,更是对生活本身发自内心的热爱。(文/钟雨泉)

梨花教育:整装最美工匠 | 瓦工张波:方寸之间 砌筑幸福

  • 关联企业混同用工,工人受伤离职该谁担责?

    关联企业混同用工,工人受伤离职该谁担责?

  • 你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