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小编 2024年06月27日 热点资讯 73 0
中新网台州6月27日电(傅飞扬 王媛媛)连日来,走进位于浙江台州临海杜桥镇的浙江展生眼镜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注塑、镀膜、装配等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一批批通过检验的太阳镜陆续装车,准备发往海外。
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王媛媛供图
“我们2006年开始接外贸订单,如今产品销往俄罗斯、韩国、保加利亚、印度、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公司每年都会投入资金进行新产品开发和设计,推出几百个款式供客户挑选。”该公司业务部负责人李娇娇受访时表示,今年企业的订单已全部排满,而客户还在追加订单。
台州是中国各类眼镜产品的主要生产、销售(电商)基地,该市共有生产各类眼镜企业1800余家,年产值超120亿元,已发展成为机制灵活、产业关联度大、专业分工明确、颇具规模的外向型特色产业,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中国眼镜出口基地”“中国眼镜之乡”等美誉。
据台州海关最新消息,今年1月至5月,台州眼镜及配件出口额达5.03亿元,同比增长4.83%。其中,台州眼镜行业对RCEP其他成员国出口1.17亿元,同比增长1.24倍;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2.22亿元,同比增长11.33%。
“台州眼镜企业走向世界的步子可以迈得更大。”台州市眼镜行业协会会长周伯盖坦言,目前当地眼镜企业的外贸订单大多来自温州的外贸公司,工贸一体化的企业仍是少数。
在此背景下,为助力眼镜产业高质量发展,台州海关面向辖区眼镜进出口企业开展广泛调研,安排专人对接企业提前掌握出口计划,特别针对出口定制眼镜开辟“绿色窗口”,采取预约通关等便利措施,缩短眼镜类产品出口通关时长。
海关工作人员对出口眼镜进行查验。王媛媛供图
同时,台州海关积极面向出口眼镜企业宣贯RCEP原产地规则和关税减让政策,指导企业充分利用政策优惠开拓市场、布局产业,降低生产销售成本。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广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无纸化申报等改革措施,助力企业积极融入RCEP大市场,切实增强国际竞争力。”台州海关驻临海办事处综合科副科长于倜说。(完)
当地时间8月9日,由澳中经济科技文化促进会、新加坡国际郑和学会与麦考瑞怀德商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澳经贸峰会暨首届海丝郑和论坛在悉尼举行。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 摄
此次峰会吸引了包括澳中经济科技文化促进会会长周大伟、新加坡国际郑和学会会长张露、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前贸易与投资部长安德鲁·罗布、澳大利亚联邦议会众议员杰罗姆·拉克萨尔、澳中工商联合会主席苏鑫峰及来自中澳两国的企业家代表在内的近160位嘉宾出席。
周大伟在致辞中表示,澳中经济科技文化促进会已连续四年成功主办中澳经贸峰会,每一届都得到了澳大利亚政府和中澳企业的鼎力支持。今年,新加坡国际郑和学会的参与更为峰会增色不少,将本次会议推向了新的高度。他期望未来有更多亚太国家的企业与商业代表参与,共同为澳中以及亚太地区的经济繁荣贡献力量。
张露介绍了新加坡国际郑和学会的成立背景与使命,并回顾了学会自2003年成立以来,如何立足新加坡,弘扬郑和精神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历程。
安德鲁·罗布表示,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全球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就中澳贸易而言,澳大利亚是中国的第七大贸易伙伴,双方在经贸方面具有高度的互补性,中国的强势可弥补澳大利亚的不足,而澳大利亚的优势也能弥补中国的短板。
杰罗姆·拉克萨尔指出,中国自今年7月起对前往中国的澳大利亚公民实施15天免签政策,这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未来,澳中两国在经贸合作、旅游、教育和文化交流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
澳中工商联合会主席苏鑫峰表示,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澳企业必须紧密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本届峰会不仅是一个探索商机的平台,更是促进信息交流与建立合作机制的桥梁。他期待各国企业家分享成功经验,共同探索新的国际化战略。
当地时间8月9日,由澳中经济科技文化促进会、新加坡国际郑和学会与麦考瑞怀德商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澳经贸峰会暨首届海丝郑和论坛在悉尼举行。在当天的峰会上,与会代表还就如何加强中澳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 摄
在当天的峰会上,中国经济信息社指数中心主任曹占忠通过线上发言,和与会者们分享了新华社新华指数团队聚焦RCEP区域,在贸易、港口、城市三方面的研究发现。与会代表还就如何加强中澳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