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小编 2024年07月06日 热点资讯 75 0
中新网北京7月6日电 (记者 阮煜琳)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024年6月份,亚洲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1%,与上月持平,连续4个月在51%以上。
从主要国家看,中国制造业PMI与上月持平;印度制造业PMI较上月上升,在58%以上;东盟主要国家中,越南制造业PMI较上月明显上升,升至54%以上;泰国制造业PMI升至51%以上,印尼、菲律宾和新加坡制造业PMI较上月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均在50%以上;日本和韩国制造业PMI较上月一降一升。上半年,亚洲制造业PMI均值为51%,较去年同期上升0.1个百分点;二季度,亚洲制造业PMI均值为51.2%,较一季度上升0.5个百分点。

综合数据变化,亚洲制造业今年保持温和复苏趋势,恢复力度略高于去年同期。二季度亚洲制造业恢复力度好于一季度。特别是在欧洲、美洲和非洲制造业逐月放缓的情况下,亚洲制造业成为全球稳定复苏的主要引擎。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持续推进下,亚洲各国贸易往来趋于频繁,经济互利效果逐步显现,也是亚洲经济相对于其他区域更为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亚洲经济保持温和复苏是通过合作共赢来保障经济稳定复苏的最好验证。近期,不同的货币贬值压力成为近期影响亚洲各国经济恢复的不确定因素。
2024年6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5%,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完)
海信电视全球出货量已连续两年稳居世界第二,并且与世界第一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海信国际营销公司中东非区总经理欧扬介绍,海信埃及电视工厂项目占地约200亩,预计明年投产。除满足埃及本地需求外,还将出口至阿盟、北非、东非在内的21个国家和地区,并逐步扩大至西非、欧盟和美洲。
贾迈勒丁在埃及政府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该项目符合苏伊士运河经济区的目标,有助于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加强工业本地化。埃及泰达特区开发公司执行董事曹慧表示,该项目建成后,对带动当地就业,提升当地产业技术水平,增加埃及外汇收入意义重大。
海信是最早一批走出去的中国家电企业,非洲是海信出海的第一站。1996年,海信正式成立南非公司。2013年,海信和中非发展基金共同投资3.5亿美元建立海信南非工业园,并入选联合国南南合作典型案例。经过多年发展和品牌上的持续投入,海信已成为非洲大陆家喻户晓的品牌,主要家电产品在南非、尼日利亚、加纳、坦桑尼亚、乌干达、阿尔及利亚等市场占有率领先。在非洲,海信通过解决就业、培训技术工人和大量慈善捐助活动,对非洲的制造业水平、经济发展、居民生活和社会安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断开辟中非关系发展新境界,谱写中非建设新篇章。
多年来海信坚持自主品牌出海,坚持全球本土化,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2023年,海信海外收入858亿元,占整体营收42.5%,海信已连续8年位居中国全球化品牌TOP10。该工厂的落地将进一步加快海信全球本土化。目前,海信在全球设有34个工业园区和生产基地、26个研发中心,建立了研产销供服一体化的全球化布局。今年,海信明确提出构建6大全球区域运营中心,加强本土化制造、本土化研发、本土化人才培养,由单引擎升级为多引擎驱动模式,打造全球资源共享的研产销一体化平台,实现可持续的跨周期业务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