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7月5日电(记者 吕少威)“就业领航共筑未来——2024年暑期北京地区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5日正式启动,当天在北京大红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首场线下专场招聘会。

  本次暑期服务月活动将持续至8月31日,主要面向2024届北京地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往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以及16至24岁登记失业青年。为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顺利就业,活动期间北京将组织各类就业服务活动130余场,预计600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

7月5日,“就业领航共筑未来——2024年暑期北京地区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正式启动,当天在北京大红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首场线下专场招聘会。记者贾天勇摄

线下招聘会聚焦北京新质生产力发展布局

  当天,本次暑期服务月活动的首场线下专场招聘会在北京大红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聚焦北京新质生产力发展布局,现场组织了智能装备、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多个重点产业企事业单位参会。中铁建电气化局、中信银行、首农股份等100家知名企事业单位,共提供计算优化工程师、技术研发主管、电气工程师等就业岗位1000余个。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智慧就业、反诈课堂、政策咨询以及职业指导等4个“特色专区”。应用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职业指导创新服务;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刑侦支队的工作人员开展求职反诈在线课堂,指导毕业生“避坑”求职陷阱;北京市人社部门的工作人员提供人事档案、劳动关系、社会保险、就业创业等政策咨询服务;职业指导专家解答反诈防骗、简历撰写、面试技巧、岗位选择、住房租房等方面的困惑。

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就业服务活动130余场

  活动期间,北京市、区人社部门将开展差异化定位的特色专业性招聘活动100余场。线上,开展直播带岗、入企探岗、视频双选会等活动;线下,聚焦需求量大、市场紧缺、发展前沿等领域,面向重点产业开展行业性招聘活动。

  为更好发挥市场促就业作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联合猎聘、科锐、国投人力、双高易信等头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数字化平台搭建、人岗匹配、个人求职指导等方面,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服务。

  此外,北京市、区人社部门还将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就业创业指导活动30余场。主要包括开设职业生涯规划、面试技巧、劳动关系、社会保险政策等就业创业指导公开课、直播课,制作发布职业指导短视频,开展职业指导下基层活动等,帮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把握市场需要、明晰职业目标、提升就业能力。具体活动安排将在“好工作”微信公众号动态发布。

活动期间将集中开展“1311”就业帮扶服务

  面向2024届毕业生,北京市人社部门发出了《逐梦青春就业启航——致2024届毕业生的一封信》,明确毕业生就业服务渠道、提醒相关权益维护,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供求职就业指引。北京市将户籍地、常住地、求职地在北京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和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全部纳入公共服务范围,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3次岗位推介、1次职业指导、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对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毕业生,实施“一人一档”“一生一策”精准帮扶。

  此外,北京市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还可以登录“北京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http://fuwu.rsj.beijing.gov.cn/bjdkhy/bysjycy/),享受个人求职、实名制登记、招聘活动、就业见习、档案服务、政策服务、就业创业指导、申领补贴、大学生创业板等全链条服务。(完)

【编辑:张子怡】
6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小幅回落

  比亚迪始终坚持“造物先造人”的核心人才发展理念,致力于搭建一个多层次的学习型组织,覆盖技术、营销、运营、综合四大岗位领域,建立线上、线下多培训渠道,通过面授、案例研讨、活动拓展、技能比武、项目研讨等多种创新培训与培养方式,持续提升公司人才竞争力。

  “明日之星应届生训练营”,是一项始自公司创业初期(1998年)的传统人才培养项目,以促进和提升明日之星的企业归属感、文化认同感、业务理解度、职业素养和岗位实战能力等为内容线,以高管引路、大咖分享、导师辅导、线上学习、文化活动、岗位实践等为方法线,充分彰显比亚迪对应届生培养与选拔的高度重视。

  此外,比亚迪2017年就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开展博士后人才培养,2023年已在深圳、重庆、西安三地形成“三站三基地”,培养博后精英,打造科创先锋,为比亚迪发展创新注入高端人才的核心元素和科创动能。

  2023年比亚迪营收6023.15亿元,同比增长42%,净利润300.4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研发投入399.18亿元,同比增长97%。此外,比亚迪拥有100多个专业的检测实验室,具有4000多项检测能力。比亚迪目前累计研发投入已经超1400亿!在研发上比亚迪敢投入,大力投入,为技术创新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

  比亚迪培育新质人才,成为推动“中国制造”向高质量、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力量。比亚迪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仅在经济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更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一直致力于为国家培育优秀人才,特别是在中国汽车工业领域,比亚迪通过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和实践平台,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输送了大量高素质、具备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同时,也期待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可以进入新能源行业,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培育和发展贡献更多的积极贡献。(中国网)

梨花教育:硕博比例超7成,看新能源行业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

梨花教育:硕博比例超7成,看新能源行业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

  • 梨花教育:广西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23.28万人

    梨花教育:广西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23.28万人

  • 梨花教育:山东多地兴起“人才夜市” “逛街”择业“鲜味”十足

    梨花教育:山东多地兴起“人才夜市” “逛街”择业“鲜味”十足

  • 民生直通车|下一步稳就业如何发力——权威部门回应当前就业热点

    民生直通车|下一步稳就业如何发力——权威部门回应当前就业热点

  • 你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