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背后的“广东制造”

梨小编 2024年07月05日 热点资讯 72 0

  中新网广州7月5日电(记者 孙秋霞)随着2024年巴黎奥运会日益临近,“奥运经济”持续升温,从比赛运动器材到奥运特许商品,有大量“广东制造”的身影。

  “我们生产制造的PAR40+成为巴黎奥运会比赛官方指定用球,目前已经向组委会供应35000余个乒乓球,总价值大约500万元。”广州双鱼体育用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双鱼体育”)董事长王晓东介绍。

图为广州双鱼体育生产制造的巴黎奥运会比赛官方用球。孙秋霞 摄

  从广州黄埔菠萝庙旁的小作坊“煮”出第一个乒乓球开始,到成为多个国际体育赛事供应品牌,王晓东坦言,这份成绩背后靠的是企业70年的沉淀,包括生产线的研发和检测技术的积累。

  “我们将乒乓球的弹性公差缩小到4毫米以内,重量公差缩小到0.015克,硬度、圆度公差缩小到0.05毫米以内。”王晓东介绍,针对巴黎奥运会,双鱼体育不仅对生产线进行改造,而且还专门设计了15道自动检测工序,再经过人工筛选,最终从100个球里挑出3到5个供奥运会使用。

  去年,双鱼体育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超200万元。“我们每年的研发费用占销售额8%到10%,主要围绕国际赛事制作有技术含量的产品,包括智能化发球机和乒乓球台等。在税收政策红利下,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研发,使得产品业态更加丰富,今年公司销售额同比增长近20%。”王晓东说。

  在广东清远,广硕鞋业有限公司(简称“广硕鞋业”)生产车间22条生产线马力全开,经过裁断、加工、针车等工序后,一双双新下线的成品运动鞋被打包,准备发往海外提供给奥运会运动员及体育用品消费者使用。

  广硕鞋业前身是广州市广荣鞋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是一家大型中外合资轻工制鞋企业,是NIKE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签约工厂。

  “大型赛事对于体育用品的销售有一定拉动作用,截至目前,我们今年已收到跟奥运相关的成品鞋订单约8万双,货值约1600万元。”广硕鞋业财务经理徐建灵表示,在鞋业代工行业,企业的产品年开发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量产订单数量。广硕鞋业很早设立开发中心,一年研发投入大概2亿元。

  在徐建灵看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让企业有更大的动力投入鞋型开发、制鞋工艺研发等。仅去年累计享受的税收优惠减免税额就已超1300万元,今年1至5月可享受税收优惠减免税额超900万元。

图为东莞佳恒玩具生产的巴黎奥运会周边纪念产品充气排球。受访者供图

  成立于1999年的东莞市佳恒玩具有限公司(简称“佳恒玩具”),是珠三角专业玩具球类制造商,产品长期出口日本、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有过多次参与国内、国际体育赛事产品装备制造的经验。

  “2023年年初,我们接到法国客户的订单需求,当年7月该批订单确定为2024巴黎奥运会订单。本次充气排球的奥运订单共5万份,今年5月做完最后一批次产品,整个订单耗时半年以上完成。”佳恒玩具外贸业务负责人蒋莉君说。

  佳恒玩具紧扣本次奥运会的主题,结合吉祥物弗里热的特点对外观设计进行了个性化创新,让充气排球也展现了“广东制造”的美学。“我们每年的研发投入很大,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和开发新模具,税费减免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我们产品的竞争力。”蒋莉君说。

  据了解,2021年至2023年,佳恒玩具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等减免税款约54.8万元,办理出口退税约642万元。蒋莉君介绍,目前公司的常规订单排产到9月份,今年的销售额同比增长8%左右。(完)

【编辑:张子怡】
今年1—5月广西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长18.36%

  巴黎奥运会适逢中国盛夏暑期,远方的各项赛事激战酣畅,近前的国内奥运相关消费亦渐趋火热。特别是中国南方地区连日来持续经受高温炙烤,重庆、湖北、浙江等多地发布过高温红色预警信号。由于本届奥运会不少比赛在北京时间的夜间进行,奥运会与中国夏日高温“相逢”,进一步点燃了城市“夜经济”活力。

  比如今年暑期档,“影院+奥运”的文体融合方式即拓展了消费新场景,吸引不少体育爱好者。张欣怡所在电影院的店长朱光辉就表示,本届巴黎奥运会开幕以来,影院获得相关授权,已开了9场赛事的实况现场转播,平均每场上座率在80%以上,之前的乒乓球混双决赛和女单决赛座位都供不应求。

  9日晚,影院外,观音桥商圈的户外大屏上则播放着巴黎奥运会举重项目男子61公斤级决赛。从上海到重庆来旅游的一家三口仰头观看,不时举起手机拍下眼前的画面。这家人中的丁姓先生说,平时工作忙,不会特意去看比赛,现在这种形式很不错,感觉一家人也融入了奥运氛围中。

  观赛的同时,少不了夜宵作为“搭子”。记者从美团公司了解到,自从本届奥运会开幕以来,重庆市夜宵外卖订单量明显增长,其中饮品类、甜点类订单量环比增长超过10%,烧烤、小龙虾、冷饮、炸物等成为大家最爱点的外卖。

  记者9日晚在观音桥步行街看到,不少特色小吃摊前排起长队,市民边观赏激烈赛事边享受“舌尖”狂欢。“这几天晚上不仅堂食顾客多了,外卖量也显著增长。”观音桥商圈附近一家烧烤店的老板顾雅婷说,为抓住奥运商机,店里不仅设置大屏转播赛事,还上线了“奥运套餐”,营业时间也延长到凌晨2点多。

  除了观看比赛,还有不少民众选择夜间来一场大汗淋漓的运动。陈杨浩就是夜间游泳的忠实拥趸。他说:“前几天潘展乐在巴黎奥运会上大放异彩,我也想用这种方式助力奥运,以前的夜生活可能是手机、夜宵,现在也可以是一场运动。”

  “受运动健儿冲金热潮驱动,网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的线上订单量增长迅速。”美团消费研究院研究员朱婷表示,今年7月以来,网球运动的搜索量同比增长超六成,25岁到35岁之间的消费者占比超五成,网球运动相关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172%。乒乓球的相关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五成,上海、北京、天津、深圳、成都等地消费者搜索热度高。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副教授郑昊认为,在多地连续高温的背景下,夏日“夜经济”的火热是水到渠成。伴随着这波奥运流量,商家也可以尝试以“商业+体育”的全新组合,为“夜经济”完成一场与体育、健康生活的双向奔赴。(完)

梨花教育:(经济观察)巴黎奥运会为重庆 “夜经济”火热加码

  • 梨花教育:多重经济效应加持 中国消费市场“热”力十足

    梨花教育:多重经济效应加持 中国消费市场“热”力十足

  • 你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